很早就有听说过80/20原则,公司80%的业务来自20%的客户,80%的业绩由20%的销售完成,80%的产品营业额来自于20%的产品等等等等,J&S2011年成立的时候,我们就在思考一个问题,对于一家公司的培训预算分布,80%的预算分布给了20%的人员,市场上80%的培训公司也会盯着那20%的人群。
在我们初创阶段,改变了自己的心智模式,既然市场上80%的培训公司盯住那20%的用户群体,已经变成了红海。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服务那80%的用户群体,可能预算只占了20%,但是是一群庞大的人群,真正找到一片蓝海,长尾理论也正是这样。所以在2011年,我们首创了微课程的概念,还有着自己的一套四微理念。后来因为市场上出现太多同样微课程的概念,我们选择了放弃,包括初创的80/20原则+长尾理论,也已经不是J&S现在战略的部分。但是今天,我依然认为80/20原则和长尾理论特别重要。
同时特别想要分享的是关于80/20原则,虽然他的理解很简单,但也不是心灵鸡汤,20/80法则专家告诉我们,要遵守下列事项: 鼓励特殊表现,而非赞美全面的平均努力; 寻求捷径,而非全程参与; 选择性寻找,而非巨细无遗的观察; 在几件事情上追求卓越,不必事事都有好表现; 在日常生活中,找人来负责一些事务,我们可以让园艺师、汽车工人、装潢师和其他专业人士来发挥最大的效益,不需事必躬亲; 小心选择事业和雇员,如果可能,就自己当老板; 只做我们最能胜任且最能从中得到乐趣的事; 从生活的深层去探索,找出那些关键的20%,以达到80%的好处; 平静,少做一些,锁定少数能以80/20法则完成的目标,不必苦苦追求所有机会。当我们处于创造力巅峰,幸运女神眷顾的时候,务必善用这少有的“幸运时刻”。
最近一直在看系统性思考,对于80/20不同于线性思维,我们应该系统并谨慎地应用80/20分析法,因为线性思维会导致对80/20原则的误解,也可能会导致滥用。“不要轻易地认为某一变量是关键的原因是其他每个人都会关注……这就是线性思维。80/20分析法赋予的最有价值的洞察力总是检验别人都忽视的非线性关系。”
也分享一些我在网络上看到的关于80/20在我们生活中的例子,感觉无处不在:
20%的人成功------------------80%的人不成功
20%的人用脖子以上赚钱--------80%的人脖子以下赚钱
20%的人正面思考--------------80%的人负面思考
20%的人买时间----------------80%的人卖时间
20%的人找一个好员工----------80%的人找一份好工作
20%的人支配别人--------------80%的人受人支配
20%的人做事业----------------80%的人做事情
20%的人重视经验--------------80%的人重视学历
20%的人认为行动才有结果------80%的人认为知识就是力量
20%的人我要怎么做才有钱------80%的人我要有钱我就怎么做
20%的人爱投资----------------80%的人爱购物
20%的人有目标----------------80%的人爱瞎想
20%的人在问题中找答案--------80%的人在答案中找问题
20%的人在放眼长远------------80%的人只顾眼前
20%的人把握机会--------------80%的人错失机会
20%的人计划未来--------------80%的人早上起来才想今天干嘛
20%的人按成功经验行事--------80%的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
20%的人做简单的事情----------80%的人不愿意做简单的事情
20%的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------80%的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
20%的人如何能办到------------80%的人不可能办到
20%的人记笔记----------------80%的人忘性好
20%的人受成功的人影响--------80%的人受失败人的影响
20%的人状态很好--------------80%的人态度不好
20%的人相信自己会成功--------------80%的人不愿改变环境
20%的人永远赞美、鼓励--------------80%的人永远漫骂、批评
20%的人会坚持--------------80%的人会放弃
20%的人敢于面对困难--------------80%的人逃避现实
虽然是一套理论,但是会发现很多点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,今天特别火的一张图片是:新闻早早报里面报道的,研究表明,越努力工作的人越容易发胖,我却有不同的角度,那到底是选择重要?还是努力更重要?留下这个问题,也希望和你有一些交流。
Jason Chen
5/3